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文化周刊 | 解元坊:海南科考的高光背影

来源:市场周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解元坊: 海南科考的高光背影 定安解元坊近景。 ■ 曾庆江 解元,作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一个专有称谓,指的是乡试第一名。为鼓励士子刻苦攻读,各地纷纷建解元坊以彰显其功名。

解元坊:

海南科考的高光背影

定安解元坊近景。

■ 曾庆江

解元,作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一个专有称谓,指的是乡试第一名。为鼓励士子刻苦攻读,各地纷纷建解元坊以彰显其功名。海南也不例外,自宋朝以来,先后有不少解元坊得以倡建。解元坊,见证了海南科考的高光时刻。时至今日,静静矗立的解元坊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依然引导着人们回溯“海滨邹鲁”昔日的辉煌。

海南科考的最高成绩

海南岛,作为中华疆土的南方之南,很长时间内被视为蛮荒的烟瘴之地,成为贬官流臣的重要集纳地。尽管兴起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在唐朝时已经日趋完备,但对于教育相对落后的海南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影响。这个情况在宋朝时得到很大改观。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政府倡导全国州县设立学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先接受学校教育,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三百天以上才能应试。这一举措使得“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矣”。海南各州县儒学就在此兴学热潮中得以创办,对推动当地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被贬南来的著名文士苏轼、李光、胡铨等人也对当地士子倾心指导,终于使得海南教育厚积薄发,连破天荒,成绩斐然。姜唐佐、符确等都是在苏轼的指导下取得很大进步,先后成为海南有史可查的第一位举人和第一位进士。

终宋一代,海南至少有13名进士。南宋高宗时期,曾经将贡举权下放到各州,琼州也开始设立贡院开科取士,每科录取13名举人,一直到南宋终了。这样看来,宋朝时期海南的举人数量也不少。

明清时期海南科考更是呈现出高歌猛进的态势。据统计,明代海南共诞生进士64人,其中不乏后来赫赫有名的朝廷重臣或者地方名贤如薛远、唐胄、邢宥、丘浚、廖纪、钟芳、郑廷鹄、王弘诲、梁云龙、许子伟等。明代海南诞生的举人则至少有600人,如海瑞、王佐等都赫赫有名。正因为如此,海南获得“海滨邹鲁”的赞誉。清代海南科举虽然没有明代辉煌,却也诞生31名进士,200多名举人。其中张岳崧更是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考中进士第三名,即探花。这是海南科考史上最好的成绩。

王弘诲画像。

海南解元连绵不绝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在成熟之后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乡试者即可获得举人的功名,从而继续参加会试、殿试,直至考中进士。在中国古代,有不少士子终其一生都在为乡试而苦苦努力,这才有了古典小说中“范进中举”的经典片段。

宋朝以来,海南科考不断取得好成绩,进士并不少见,举人更是不胜枚举。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备受人们推崇。在人们看来,解元是读书人斩获更好成绩的良好开端,因此但凡有解元诞生,地方官吏或者乡绅都会为其建立解元坊。可以说,解元坊见证着海南科考的高光时刻。

据地方史志记载,宋代儋州高麻都(今东方市四更镇赤坎村)人符确于大观二年(1108年)“发镇州解元”,并于次年(1109年)考中进士。符确不光是海南进士第一人,同时也是有史可查的解元第一人。镇州虽然在海南建置史上只存在了四年,但当时却是海南政治、军事中心,而且还举行过三年一次的乡试。符确就是在镇州考中解元的。南宋末年的郑真辅是海南又一名解元,后来于咸淳七年(1271年)考中进士,名列张镇孙榜。乡人曾为郑真辅立解元坊,这是海南地方史志中第一次出现“解元坊”。

此外,冯天赐、卓亦孔、陈庚等也都是宋朝海南籍解元。元朝统治时间相对较短,而且一段时间内又停止了科举考试,因此海南科考成果相对有限,仅有举人两名,唐次道是这个时期唯一的解元。唐次道是后来明代赫赫有名的琼山唐氏家族过琼三世祖。

明朝时,海南又出现多个解元。比如,本为福建汀州人的曾兰,因为父亲担任琼州府教授而定居海南,于宣德四年(1429年)考中解元,后来担任文昌县学训导,训迪有方,被祀为名宦。正统九年(1444年),琼山人丘浚考中解元,并于景泰五年(1454年)考中进士,最终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被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乡人曾先后为丘浚建解元坊、廷魁坊、学士坊、大司成、少宗伯坊等,成为当地士子学习的楷模。景泰四年(1453年),琼山人唐濂伯考中解元,并被赞为“岭南秀士无双”。弘治十四年(1501年),海南卫子弟张世衡考中解元。正德三年(1508年),张世衡和崖州人钟芳考中同科进士,传为美谈。嘉靖四十年(1561年),定安人王弘诲考中解元,并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进士。这些优秀的读书人,都对当时乃至后世士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当地都为其建立解元坊。


文章来源:《市场周刊》 网址: http://www.sczkzz.cn/zonghexinwen/2020/0804/425.html



上一篇:高毅资产吴任昊:市场永远有结构性机会,关键是
下一篇:协创数据:牢牢把握市场机遇 致力实现跨越发展

市场周刊投稿 | 市场周刊编辑部| 市场周刊版面费 | 市场周刊论文发表 | 市场周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市场周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