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财经国家周刊批判奔驰频繁召回,可惜只及皮毛

来源:市场周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了解更多汽车知识 关注试驾时间 8月6日,财经国家周刊针对上半年奔驰召回13次近80万辆汽车,排名国内乘用车召回批次和数量第一问题发文《奔驰,你真的不慌吗?》,由此对奔驰汽

了解更多汽车知识 关注试驾时间

8月6日,财经国家周刊针对上半年奔驰召回13次近80万辆汽车,排名国内乘用车召回批次和数量第一问题发文《奔驰,你真的不慌吗?》,由此对奔驰汽车提出强烈质疑。

文章指出,奔驰汽车召回原因众多,包括座椅和减震器安全隐患、通信模块软件问题导致车辆无法被定位、生产过程偏差导致的安全气囊警告标签错误、滑动天窗的玻璃面板和天窗框架之间粘合不符合规格等等。

除了上述零配件与装配工艺质量控制问题,奔驰汽车同时存在悬架由铝合金换成钢制材料、大排量发动机换装小排量发动机的减配情况。

试驾时间无意为奔驰汽车辩护,相反,作为一向持客观公正态度绝不折腰谄媚的专业汽车媒体人,我们始终认为无论对任何汽车品牌出现的问题都有责任和义务予以及时揭示,并期待它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始终认为以市场竞争压力为借口,钻监管漏洞而无节制地减配,视消费者利益而不顾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

不过,奔驰汽车一边不断召回,一边享受市场红利,其销量持续增长并第一次半年度超过奥迪成为豪华汽车品牌的领头羊,绝不是因为好运气、更不是因为消费者对奔驰汽车的盲目崇拜,而是因为纵使有品控与减配问题,但究其产品整体品质而言依然处于BBA中的顶端。

宝马品牌汽车自始自终都没有将其尖端技术拿到中国市场,不仅如此,它也是第一个向中国汽车市场提供三缸发动机车型,第一个向中国汽车市场妥协而不断推出加长版车型的豪华汽车品牌。试想,一个以操控见长的品牌汽车推出三缸发动机、加长版车型,如何实现出色的操控性?

更重要的是,宝马汽车不像奔驰那样拥有自主AT变速箱技术,而其发动机长时间使用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烧机油问题。

运动性能渐失并无明显技术特色,甚至功能性配置明显落后的宝马汽车,即便没有频繁的召回,又有多少可敬之处?

奥迪品牌汽车更不用提,从早期采用稳定可靠的自然吸气发动机、AT与CVT变速箱,逐渐全面过渡到烧机油、积碳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和顿挫、抖动、异响,甚至无法换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双离合变速箱,从铝合金悬架被铁制冲压件替代,到四驱车型的托森式差速器被多片式离合器替代,奥迪汽车的减配几乎到了极致。

但大众汽车、奥迪汽车有几次主动召回了?

作为媒体,尤其是大媒体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吹毛求疵而忽略真正存在严重问题的车企。

不知《财经国家周刊》面对大众途观L、迈腾、帕萨特、速腾、本田雅阁等多品牌车型在C-IASI安全评价中取得糟糕成绩的时候,忙什么去了?

当然,财经国家周刊在《奔驰,你真的不慌吗?》一文中表述存在的问题不止于此。

比如,在车企从燃油车到电动车转型的道路上,该文认为电动汽车市场和燃油车市场几乎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市场,在一个市场上领先的品牌,很难将自己的品牌优势、品牌溢价传导到另一个市场,“在电动汽车的舞台上,除了同样争相推出年轻化电动车型的老对手宝马、奥迪,筑起电动车高端市场铁壁的特斯拉、蔚来等新秀,也是奔驰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财经国家周刊》显然忽略了客观事实——以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的污染源转移、续航里程虚标、充电难充电慢、废旧电池回收与处理困境、二手车保值率极低、自燃率高安全隐患高等严重的现实问题,鼓吹电动汽车发展并未电动汽车车企鼓与呼都无异于上坑国家下坑国民。

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国家已经开始淡化对电动汽车的憧憬,降低甚至取消对电动汽车的补助,在重大会议上甚少提及电动汽车发展事项即是明证。

而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来、比亚迪等品牌电动汽车也根本无法与高端扯上任何关系,不管是从产品品质,还是从消费者使用成本考虑。

绝大部分品牌电动汽车如果没有部分地方的政策支持,没有媒体的无知宣传,恐怕早就行将就木了。

批判一家车企,指明某种出路,一定要认清问题的本质,并深入了解行业知识与行业背景。


文章来源:《市场周刊》 网址: http://www.sczkzz.cn/zonghexinwen/2020/0819/472.html



上一篇:世界周刊丨 三年用户破亿却被美国政府封禁!
下一篇:台湾知名报刊《财经周刊》:深度赞誉Velas生态为

市场周刊投稿 | 市场周刊编辑部| 市场周刊版面费 | 市场周刊论文发表 | 市场周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市场周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