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系统下的医院竞争分析

来源:市场周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现阶段,医疗市场建设日趋成熟,公立医院在其间的地位日趋凸显。市场经济以竞争为核心,是推动医疗机构进步的基础。在医院外部对市场经济条件适应的前提下,与企业经营者一样

现阶段,医疗市场建设日趋成熟,公立医院在其间的地位日趋凸显。市场经济以竞争为核心,是推动医疗机构进步的基础。在医院外部对市场经济条件适应的前提下,与企业经营者一样,经医院经营者也需参与市场竞争。在为患者提供优势医疗服务同时,也需紧跟竞争形势[1]。

LV模型在建立之初,由Lotka和Volterra首次提出,二者均为数学家,最初在对生态学中相关种群所展现出的动态关系模拟时应用,现阶段渐用于经济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对具体的实体的竞争分析是很有必要的[2]。

该文采用Lotka-Volterra系统对市场竞争状态下的医院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经将市场结构演变过程作为一种自身增长阻滞效应和竞争阻滞效应的函数来展开系统考察,对市场非均衡层面下医院所表现出的竞争情况分析,得出规模扩张模式已与现今社会的要求不适应,而单位内部所具有的资源与诊疗能力方面的积累是对竞争优势保持的前提[3]。

1 模型构建的方法

1.1 某医院运行状况

假设某区域内仅开设一家医院,采用对时医院所具有的规模进行表示,为规模所呈现出的增长率[4]。研究过程中,在未设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医院规模可表现为指数增长,此医院增长情况可满足下式:

在实际工作中,医院规模无法做到无限制持续扩张,因总有外界因素对其形成限制,故可对床位数量引入,即该医院所能容纳的最多床位数量,用表示,引入床位数量后,医院的增长模式就可修正为下式:

在一定的区域内患者数也相对有限,此与该区域人口数量有关,对医院规模增长也同样有着一定影响,此种情况下,可将区域最多患者数量引入M,M和N均对医院规模增长产生影响,依据“木桶原理”,对其中较小值抽取,增长模式可用下式表示:

(3)式中,在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现为不断降低,得出患者数、床位数量均对医院规模所表现出的增长态势具程度不等的阻滞效应,通过平衡点条件公式可得出:

可解得 x(t)=min(M,N)为该模型在操作过程中的平衡点。

1.2 竞争医院情况引入

在上述系统精准确定后,再将竞争性医院2引入,(用下标1和下标2分别对两医院表示),分析二者在相同区域所表现出的竞争情况。

区域中最多患者数量应用M予以表示,床位数量两家医院分别用N1和N2,表示,因二者有排斥作用存在,故可对二维模型予以构建[5],如下:

将上式转化为Lotka-Volterra模式即得:

式中表示单位患者选择医院2对医院1所具有的替代作用,其呈出的替代因子为b1,在性质上,为医院2对医院1所呈出现的市场抢占力系数,可对因医疗水平间竞争,来显示出的竞争阻滞效应。而在实际工作中,b1、b2之间关系并不明确,二者大小由两医院所具有的内在机制特征决定,如医疗水平、管理能力、硬件设施等。医疗水平对医院在市场中对竞争力的抢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 显然,b1>1(b1<1,b1=1)提示在对医院1市场抢占期间,医院2占有能力大于医院1自身维护能力,系数b2所呈现出的情况与之一致。

2 医院竞争机制特征

为深入展开讨论,现假设医院1的床位数N1小于医院2的床位数N2,所能发生的事件分为以下3种情况,即,N1<N2<M,N1<M<N2,M<N1<N2又由于讨论方法相似,所以只选取其中一种情况进行讨论。

N1<N2<M 的情况

N1<N2<M表示各个医院的床位数小于这个区域最多患者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公式(4)就可以改写为下式可解得 4 个均衡点分别为:A(N1,0)、B(0,N2)、C(0,0)、D3点,得出以下的结论:

①当b1<1,b2<1时,系统出现向D点演化的情况,A,B均为具不稳定特征的点,而D表现为一种稳定状态,即轨迹不管以怎样的方式出发,当t→∞时,演化结果将趋于D。

②当 b1<1,b2>1时,系统出现向 A 点演化的情况,B,D均为不稳定特征的点,而A为相对稳定的状态,即轨迹不管以怎样的方式出发,当t→∞时,演化结果将趋于A。

③当b1>1,b2<1时,系统出现向B点演化的情况,A,D均为具不稳定特征的点,而B为相对稳定的状态,即轨迹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出发,当t→∞时,演化结果将趋于B。

④当 b1>1,b2>1 时, 此时△<0,D 点即为操作鞍点,该点呈不稳定状态,系统可表现为向D趋近,而后又自D处远离,达一定水平后,轨线或会出现向A或向B趋向的情况,具体路径如何,取决于轨线所具有的初始状态[3-4]。


文章来源:《市场周刊》 网址: http://www.sczkzz.cn/qikandaodu/2021/0328/1112.html



上一篇: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分析预测
下一篇:医用加速器差异化设计思想的探讨上

市场周刊投稿 | 市场周刊编辑部| 市场周刊版面费 | 市场周刊论文发表 | 市场周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市场周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